临近开学那几天,梁远明不断收到报喜的电话——他的十几个少年朋友成功升学,到学校报到。
梁远明,1987年参加公安工作,现在是江门市公安局新会分局的一名社区民警,也是一名未成年人关爱帮扶法治副校长,身为人民警察的他既是人民安全的守护者,也是用爱照亮误入歧途青少年的“警察爸爸”。
老警察与未成年
在新会分局,同事们见到梁远明总要喊一声“校长”。资历老,从警38多年来,梁远明长期扎根公安基层工作一线;经验老到,他历经派出所、刑警、巡特警等多警种岗位锤炼。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,梁远明接触到很多民生小案,尤其痛心一些年轻人走上歪路。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种子在梁远明心中生根发芽,与青少年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“我记得有一个的孩子,因为家庭原因不想读书,小小年纪就在社会上游荡闲逛。”看着孩子稚嫩脸庞,梁远明感到痛心和惋惜,“他比我的孩子也大不了几岁,看到他,我就想起了我自己的孩子。”
父母疏于管教、不善于教育和错误的教育理念,造成了青少年误入歧途。“有时候联系到家长,他们会以没时间为理由推脱,甚至会觉得我们多管闲事。”梁远明说道,“既然如此,那我来”。
此后,梁远明开始创新探索做青少年成长路上的“撑伞人”,力所能及地拉一把“迷途”青少年。
少年无人不知“梁警官”
在梁远明的微信里,有很多未成年人相关的好友,包括他们本人、家长和老师。从2017年开始,他开始专门负责未成年人关爱帮教工作,这一干,就是7年。
在和这些未成年人相处的过程中,梁远明发现很多青少年存在“口难开、无处说”的情况。再加上不熟悉工作方式、抓不到工作要点……梁远明接手工作那一年,他一时无所适从。
“既然如此,我一个个打电话,一件件事推进。这是个笨办法,但是有效。”为了更了解每一位少年的情况,梁远明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联系本人,以及他们身边的人。从父母的工作、老师的评价,到他们的兴趣爱好,梁远明全部一一记录,滚瓜烂熟。任意提起一个名字,他都能清楚这个小孩的情况。
长时间的沟通和善意的输出,让梁远明成了这群少年眼中无人不知、亦师亦友的“警察爸爸”。在家里与父母闹矛盾时,在学校与同学吵架时,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时,他们都愿意跟梁远明分享、吐槽,寻求帮助。一传十,十传百,“加梁警官的微信”竟也成为少年眼中一件“威风”的事情。
今年中考,梁远明的少年朋友们如期走进了考场。放榜那天,梁远明比自己孩子考试还要紧张,他逐个打通了学生家长的电话,问他们成绩和学校录取情况。得知十几位学生可以入读,他心里由衷地高兴。这些学生报考了厨师、汽修、美容专业,在不久的将来,就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“拉他们一把就等于帮助了整个社会”
梁远明的同事们说,“明哥一天到晚都在打电话。不是家长的电话,就是小朋友的电话。”
总结过去7年关爱帮扶未成年人的经验,梁远明意识到:这个原因往往跟家庭教育有关。为此,梁远明决定双管齐下,一方面加强青少年的劝导,另一方面主攻家长的思想工作。
遇到放任不管的家长,他不厌其烦跟已经离异的家长沟通,跟他们唠叨赡养孩子的责任和解决办法。遇到溺爱纵容孩子不良行为的家长,他动员家长引导孩子面对错误,给整个家庭正确面对失败的勇气。
有一次,少年在午休时间打电话来求助,说妈妈在厂里受伤了,医药费公司不管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梁远明就一步步指导对方进行工伤认定,通过法律的途径保护权益。同事开玩笑地感慨:“你管得真宽。”
很多次,少年家长打来电话,却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。仔细了解才知道,是另外一家的父母不知道如何开口求助,专门找了朋友当“中介”给梁远明递话。
他就像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,给上百个家庭带去重新开始的希望。在梁远明的微信里搜索“谢谢”二字,发现聊天记录根本翻不完。说得最多的,是一位未成年人的母亲,一共22次。
面对这份任务重、见效慢、影响大的工作,他始终坚持用教育来感化帮助“迷途”未成年人,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“拉他们一把就等于帮助了整个社会”。
有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梁远明接到一个电话,一位男孩说道:“梁警官,我想读书啦。”“想读书啦?这次是真的,不是骗我哦。”梁远明试探问道。
“不骗你,我想回学校读书了,好想!”男孩坚定回答……